习近平总书记在vic67维多利亚3308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2025年8月,vic67维多利亚3308师生组建访谈团,赴海南省开展“832 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海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海南案例、海南经验。
8月18日,“832工程”海南线志在苍琼队从海口市出发,开启为期8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海南省的五个原国家级贫困县(临高县、白沙县、五指山市、保亭县、琼中县)的调研任务。
调研团第五站来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辖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总面积2704.6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下辖7个镇、3个乡、1个林场。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县,黎、苗、汉族为世居民族,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口有17.9万,汉族人口为62491人,占总人口的34.8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7095人,占总人口的65.20%,其中黎族人口96331人,占总人口的53.64%,苗族人口14332人,占总人口的7.98%。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等。有海南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白沙起义纪念园等旅游景点。
琼中地处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是集山区、革命老区、民族自治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直以来就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初,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665户共36004人,贫困发生率为34.6%。近年来,琼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行“扶贫+”模式,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4月26日,省政府发布公告称,同意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琼中成为海南省首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拍摄于琼中县南吉村牛油果种植基地
豆香富农,母山咖啡驱动脱贫致富
8月25日上午,调研团抵达海南农垦母山咖啡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海南农垦母山咖啡有限公司,是海南省农垦热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全资国有企业,2018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位于海南琼中县原大丰农场,承担着整合和振兴海南农垦咖啡产业的光荣使命。
海南农垦母山咖啡现有厂房占地面积约15亩,新建厂房8000平方米,咖啡园面积4461.7亩,拥有60公斤、20公斤、6公斤产能的咖啡烘焙机各1台,固体饮料生产线一条,仓库可容纳货物和原料上千吨,电气烘干厂房单次可烘干咖啡豆重量达到10吨。2022年母山咖啡厂通过:质量(ISO9000)、食品安全(ISO22000)、食品HACCP管理三个体系认证。
该项目采用多元化渠道进行联农带农,为脱贫致富赋能。母山咖啡公司与黎母山镇7个村集体和2个农场签订协议,以“公司+基地+村集体”经营模式,通过提供优质高产的咖啡苗“大丰1号”及种植管理技术服务,帮助农户种植出优质的咖啡,生产绿色产品,咖农采摘的咖啡鲜果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就此破解了土地难题,同时也缓解了农户因橡胶、槟榔传统单一产业的经济压力。同时,随着产业规模壮大,母山咖啡公司为附近140余名职工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调研团在海南农垦母山咖啡有限公司调研
▲调研团考察咖啡豆种植情况
果润民丰,牛油果助力脱贫振兴
8月25日上午,调研团参访琼中县南吉村牛油果种植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南吉村委会牛油果基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被评为2022年全国基层农技科技示范基地和琼中县牛油果产业发展科研示范基地。
该项目于2021年5月份开始实施,2021年11月20日完成定植100亩的牛油果,并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计划2024年投产,2026年达到丰产期,年纯收益200万元以上。村委会陆续带动20户群众种植600亩牛油果,实现农民的可持续性增收。南吉村完成了从低效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热带农业的过渡。同时,南吉村牛油果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收入6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调研团在南吉村牛油果种植基地调研
▲南吉村牛油果种植基地牛油果种植情况
民生为本,聚焦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8月25日下午,调研团来到黎母山镇人民政府,黎母山镇高永川书记向我们介绍了黎母山镇的脱贫攻坚工作。黎母山镇是琼中县脱贫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乡镇之一。黎母山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33户3912人,脱贫监测户8户37人,边缘户8户25人,低保户286户685人(低保贫困户109户279人),特困人员75人,残疾户136户418人。2016年以来全镇投入扶贫资金1.63亿元,聚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从教育补助、医疗补助、住房补助与饮水安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战贫困。
黎母山镇也抓住脱贫攻坚这一契机,聚焦农村产业结构优化,重点发力创增收。一是强化主导产业。橡胶是黎母山镇的主导产业,2016年黎母山镇抓住脱贫攻坚这个契机,针对性实施以奖代补、橡胶价格保险、割胶技术培训等政策措施,提高农户橡胶管护积极性和割胶技术,共发放橡胶以奖代补补助785.4万元、橡胶价格保险理赔625.83万元,割胶技术培训4615人次,现今全镇农村橡胶种植面积已达71884亩,实现黎母山镇橡胶种植产业稳步提升。
二是强化主体培育。2017年我镇扶贫产业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四种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扶贫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同时打造了黎母棕叶、母山咖啡本地特色产业品牌。
三是强化基础收入,2016年以来,全镇投入资金1545.09万元,建设水利设施8条、生产便道21条,保障全镇1.94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和8.2万亩橡胶、槟榔林地的生产运输,同时提高了11家带贫主体的产销运输效率。
四是村集体经济并同发展。2018年至2020年安排资金1276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其中大保、新林、握岱三个贫困村分别投入684万元,主要采取村集体+公司+基地、村集体+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合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2016年实现增收83.12万元,全镇12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都超过3万元。
▲vic67维多利亚3308本科生王思奕访谈黎母山镇党委书记高永川
▲调研团在黎母山镇人民政府合影
访谈掠影
▲vic67维多利亚3308郭伯威老师访谈琼中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国清
▲vic67维多利亚3308博士生陈芷琪访谈琼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建光
▲vic67维多利亚3308本科生王思奕访谈黎母山镇新林村委会脱贫户王婉颖
▲vic67维多利亚3308本科生赵厚旺访谈黎母山镇南吉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学
▲vic67维多利亚3308本科生王思奕访谈黎母山镇党委书记高永川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vic67维多利亚3308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832工程”专题|2025年9-12月调研团成员全校招募开启!
2025/09/11
-
“832工程”专题|西藏线-那曲4500访谈团在色尼区
2025/09/11
-
“832工程”专题|陕西线-陕北传薪队在定边县
2025/09/11
-
“832工程”专题|海南线-志在苍琼队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2025/09/11